隨著城市化規模的不斷擴大,城市三維空間環境愈加復雜多變,公安民警對城鎮的執法難度也是幾何倍增。治安防控、罪犯抓捕等執法行動的難度越來越大,對警用設備的功能、樣式、技術標準要求越來越高。傳統警用直升機、人力等方式已很難滿足現代化警務安防的需求,尤其是智慧公安,更新需要一個全天候、多用途、智能化的警用設備。警用無人機憑借成本低、易操縱、高度靈活和穩定等優點,能夠完成空中監控、日常巡邏、搜索跟蹤等任務,受到了警務部門的青睞。公安干警和武警利用警用無人機來應對突發的社會事件,交警部門則用無人機來進行交通方面的管理,特警部門則利用無人機進行空中偵察抓捕罪犯等工作。總之,警用無人機在未來將會協助各個警察部門在公共安全領域發揮更為重要的作用。據警用裝備網初步統計,2017年全國涉及警用無人機(含邊防、消防等)的采購成交共332宗,采購無人機數量約800架,總金額約2.5億元人民幣。無人機技術的進步,行業標準的出臺,學術理論研究的深入,管理體系初步建立,警用無人機專業隊伍建設初見成效,這些都極大推動了我國警用無人機的發展。前瞻產業研究院發布的《2017~2022年中國工業無人機行業發展前景預測與投資戰略規劃分析報告》中指出,未來無人機在整個警用領域的市場需求將超過20000架。2017年8月底,公安部發布了《警用無人駕駛航空器系統》標準,標準的發布填補了警用無人機相關法律法規的空白,規范了警用無人機的技術、產品性能等硬性要求,對于警用無人機的科研、性能、使用、研發方向等提出了指導性的意見。
(一)警用無人機在社區民警領域的應用
一般而言,社區民警是公安派出所從事治安防范、管理和溝通群眾的主要力,主要承擔的職責有六項,即開展群眾工作、掌握社情民意、管理實際人口、組織安全防范以及維護治安秩序、應急救助等服務。對于管轄范圍較大、人口較為密集的地區,警用無人機的裝備無疑為社區民警的工作帶來了極大的提升。
(1)公共領域的常規巡查
對于片區治安來說,巡查是社區民警必不可少的一項工作。但是對于管轄區域大、人口密集且分散分布的地區,由于警務力量不足等因素,可能造成巡查存在漏洞,給犯罪分子以可乘之機。警用無人機一般可攜帶多種警務設備,包括高清數碼攝像機、夜視儀等,可以幫助社區民警對管轄區域進行定時定線地巡查,不僅可以節省警務力量,而且有利于公安部門及時掌握相關區域的公共安全狀況。
(2)大型集會的監控
警用無人機可對會場空中監控,提供高清畫面,并可以快速機動到任何需要的區域上空,搜索發現地面可疑人員、車輛,提供強有力的空中情報保障;將視頻圖像實時傳輸回指揮中心,指揮中心根據無人機傳輸回的資料對現場實時掌控,一旦發現突發情況,無人機可以第一時間發現,極大地提高了應急處理效率。
(3)聚眾鬧事事件的監控
警用無人機飛抵事故目標區域上空對目標區域進行全方位不間斷的監控,為公安干警全面掌控事態提供了先決條件。警方可根據警用無人機拍攝的資料對事故責任方進行舉證,同時可以了解目標區域的事件發展情況,及時形成相應的決策,防止事態失控。
(4)應對突發媒介失靈事件
面對因謠言而發生的群眾聚集事件,警用無人機加裝空投裝置后,能進行特殊物品的投送,如播撒傳單,向地面人員傳遞信息,達到辟謠效果。警用無人機通過加裝高音喇叭,可以進行空中喊話,傳遞政府信息。也就是說,在正常媒介失靈的情況下,警用無人機可以暫時承擔這一任務,及時地完成政府部門與群眾溝通的任務,幫助社會度過這一危險期。
(二)警用無人機在公安刑警領域的應用
公安刑警最為主要的工作就是進行刑事偵查,負責刑事案件的偵破工作。
(1)空中偵查
由于警用無人機可攜帶高清數碼相機、攝像機等警用設備,在某些特定的目標區域或者是由于某種原因而無法進行人員派遣的某些目標區域,警用無人機均可發揮重大作用。一般而言,小型的警用無人機以電力為動力源,噪聲較小,不易驚醒目標任務,而且體積較小且高空飛行,也具有較強的隱蔽性。當警用無人機攜帶上高清攝像設備時,就可以實施偵查任務了,為警方的下一步行動做好準備。
(2)定點監控
警用無人機可以對逃犯采取的各種逃跑方式進行跟蹤、監視,也可以搭載紅外設備,對夜晚逃犯進行監控,可對躲藏在叢林里的犯罪嫌疑人進行掃描式飛行搜索。警用無人機將逃犯的逃跑路線提前通報警方,提高警方的抓捕速度與抓捕準確性。
(3)追捕罪犯
當碰到罪犯拘捕且出逃的情況時,可能由于某些原因警方無法立即阻止力量響應,這就帶來了一定程度上的時間滯后;時間滯后越久,追捕犯罪分子的難度越大,捕獲其的可能性就越小。如果裝備警用無人機的話,這樣,時間滯后可以大大縮短。警方在相應力量沒有完全組織起來之前,完全可以先出動警用無人機,對逃犯實施實時監控,完成對目標逃犯的定位,并將相關信息和地形、人群數據傳送回指揮中心,為警方的抓捕做好準備。
(4)警用無人機在反恐處突領域的應用
對于公安武警和特警而言,他們的主要職責就是應對突發的暴力事件和反恐事件。
警用無人機作業圖示說明如下:
第一步:警用無人機迅速起飛,迅速趕到現場勘查,并將現場大致情況及時反饋給指揮中心;
第二步:實施低空拍攝,將犯罪分子人數、規模、人員傷亡等情況及時傳回指揮中心,便于指揮中心做出下一步行動;
第三步:指揮中心根據警用無人機傳回來的消息,迅速做出決策,對武警特警、救護人員、消防人員等進行合理部署;
第四步:警用無人機不間斷對目標進行監控、將犯罪分子的動態實時傳遞給指揮部,配合武警特警部隊進行精確抓捕。
(5)邊防監控
我國共有陸地邊界線約22000 多公里,分別與14個國家接壤,其中有2/3的邊境線是高山大漠。針對我國邊境線出入境人流量大,走私偷渡等犯罪活動嚴重的情況,客觀上要求邊防部門執行任務的距離遠,反應的速度快。傳統的邊防監控多以人工監控的方式進行;警用無人機減少了人力的浪費,提高了監控效率。警用無人機經折疊后可被塞進肩包,而且飛行時噪音小,不易被發現,從而給警方提供了一種前所未有的便利。
(6)森警
①巡查覆蓋面積大、巡查精度高和超視距自主飛行;
②快速反應,應急機動性強;
③能夠高清晰度實時回傳巡查圖像;
④險情現場回饋,輔助搶險救災指揮決策;
⑤人機分離安全性高;
⑥維護方便。
(三)警用無人機的優勢及常見的任務載荷
總結下,警用無人機的主要優勢是:
(1) 警用無人機應用場景廣泛,可以有條件應用于各個警務場景。如:治安/刑事警察(治安管控、維穩處突、抓捕罪犯),消防警察(搶險救火、抗震救災),交通警察(交通管控、維穩處突、抓捕罪犯),森林防火(森林巡檢),禁毒查種(可疑毒品種植地巡檢)
(2)與傳統警用直升機或人力相比優點更為突出:成本低、易操縱、功能多樣、靈活度高、機動性強、可超低空飛行、減少人員傷亡等。
當前市面上,警用無人機上常見的任務載荷主要有:(1)云臺相機:掛載高清數碼相機;(2)吊艙類:包括可見光吊艙、紅外吊艙,以及雙光吊艙、三光吊艙(可見光、紅外之外,加上微光);(3)喊話器;(4)探照燈;喊話器和探照燈,在有些場合需要同時使用。(5)拋投拋灑裝置;等等。另外,一般也會把圖傳當作任務載荷部分,包括高清數字圖傳和4G圖傳,對不同的項目,配備不同的圖傳。
總體來說,警用無人機是有一定的應用前景的,但是也有尷尬之處。北京航空航天大學無人機所工程師楊炯對警用無人機的發展預判如是說:
(1)“警用的最大問題一直是批量上不來,沒有批量,沒有固定的需求,就沒有人給你做大批量的產品。”楊炯說,盡管全國警隊確實不少,但可用于警用的無人機不一定適合實際需求。其中主要有幾點,第一是續航能力不夠,第二是準備時間比較長,運送又占地方,換句話說,就是產品化還沒有做到多好。
(2)“警用領域的需求環境一般都比較惡劣,比如晚上、深山老林、城市信號遮擋,這些情況現在的無人機還難以搞定,所以目前只能是深度定制。”一旦深度定制,批量就上不來,價格就下不來,也就普及不了。
(3)“警用、安防都還處于深度定制的初期階段。”